陈列是门大学问
陈列融合了店铺、货架、商品、空间、材料、道具、设计、色彩、创意等多种学科的知识,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。
大部分店家所掌握的多是一些粗浅、零星的技巧,陈列水平大多处于“把货摆得好看”或“搭配合理”这样的阶段,而对所谓的“科学性”、“生动感”往往不知从何下手。
不了解“陈列”是什么,没有陈列的“策略”,只学习陈列的技巧,如同只学习武术的招式却不掌握格斗的知识,实战起来遇上稍厉害的对手就必定歇菜。
陈列的学问与目的
陈列,是一门增加“吸引力”的学问。
店铺的形象、销售的行为、商品的陈列——“店、人、物”三个因素构成整体的“店铺氛围”,其目的不能简单的归纳为提升销售,但销售提升了,绝对是做好它们的结果。
如果参考爱德玛(aidma)法则,即:人的购物心理阶段“注目—兴趣—需求—信服—记忆—行为”,非专业人士并不容易理解这些理论,为了便于大家学习,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:“吸引与兴趣”、“高价值展示”和“安全感”。
陈列的目的,与其说是迎合人的购物心理,不如说是主动造出一种店铺的“势”能,润物无声地引导顾客,按着我们设定好的框架来发生购物的行为。
常见的陈列误区和短板
01
认为陈列就是摆货
把货摆得整齐、美观就可以了,讲究一点的还注意下搭配,这是一种“排队型”的理解。
陈列实际上是一种“阵势”的营造,为解决引导消费行为的问题而有不同的变化,整齐与美感只是它的表现。
02
商品“静态”
认为陈列只是将商品进行“静态”的呈现,请专家来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,然后高枕无忧。
陈列是要将商品“生动”起来:既有商品摆放在“视觉”上表现出的活力,也是“空间”位置上依据季节和销售策略进行的不断地调整,更是在“时间轴”上根据品类和结构的生长发展的变化。
03
少有层次感
还不说发现式陈列,店铺*基本的层次感都少有店做到,各面墙都是一条直线到底,仿佛整齐一色的通柜就是**的美感;空间缺少递进的层次感,区域之间的划分只能模糊,标上“饮料区”、“食品区”就自以为是的认为帮助顾客完成了区域的引导。
04
粗浅使用入店缓冲区
将知名品牌柜、展示柜置于门口,以增加吸引力的道理,许多店都能照葫芦画瓢,却忽略了门口区糟糕的销售环境;另外,缓冲区应有的特殊照明,展示堆头的使用,减速道具的使用,这些细节还少有人重视。
05
忽视商品的自我表现
陈列重点?视觉中心?主题式表现?这些高大上的东西离大部分店家还太遥远。化妆品店陈列的整体性落后,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:
一是对店铺定位的理解过于片面,都过度仿照了超市量贩式销售和陈列的方式;
二是对商品本身的重视和尊重不够,换个角度,也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不够;
陈列提升销售的作用原理
陈列为什么能对销售起作用?
※特别的吸引力
别致的门头、橱窗,明亮通畅的环境,抢眼的堆头和布置,拥簇的人头,这一切营造出的视觉氛围,都能让路过的人驻足侧目,进来一探究竟——提高进店率。
※方便性与比较
品类集中陈列的好处,就是在局部实现了品种的聚焦与丰富度,让顾客产生采购的“专业感”和商品的“丰富感”;同时便于“同类比较”,顾客对于没有“比较物”的商品,心里总是带有下决心的“迟疑”和选购的“遗憾”,唯有通过自己不断对比后的判断,才能认为这就是*好的,购买决心——提高成交率。
※新鲜感的紧迫
经常去的馆子,每次去的主推菜色都不一样,或总是有新菜品出现,顾客会感觉“菜很新鲜”、“味道特别”,甚至对下次来店充满“好奇”与“期待”;犹如每天更换服装让人觉得精致讲究,视觉上的新鲜感总能直接刺激到人的意识。
※明确区域与层次感的熟悉度
归纳出条理清晰的商品区域与层次感,让顾客更容易找到所需;方便感会加速促进习惯的养成,加快顾客对环境的熟悉,让顾客有明确的位置感。为顾客带来选购便利,促进自主选购的习惯,促进她对店铺及商品位置的熟悉——提高返单和客单价。
进店率、成交率、成交数、客单价、连带率等,所有陈列的设置*终都能为这些营业数据起到帮助。
比如:
动线设计——提高在店铺里逛的时间,充分展示商品,提高成交量;
商品搭——提高连带率;
减速道具——增加在店铺里逛的时间,观察商品更仔细,提高成交率;
导购与辅助道具——突显商品价值与特色,提高成交率。
河南增健绿色饮品有限公司
我们的使命:
用匠心精神为社会大众缔造健康饮品!
我们的愿景:
拥抱变化成为饮品行业标杆!
我们的价值观:
诚信、团结、真实、品质、创新、共赢!
招商电话:路经理13103807189
招商电话:杨经理18638305999
招商电话:李经理13183113099